【转载】再保之窗 | 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再保险专委会举办低空经济与风险防控培训交流会(2025-08-22)
8月12日,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再保险专委会举办低空经济与风险防控培训交流会。此次活动由再保险专委会副主任单位上海环亚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承办,环亚保险经纪总经理、再保险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王成宝主持。

会上,特邀专家章仲安作“低空经济与风险防控”主题讲座。作为中安健协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家智能制造专家组成员、上海低空交通科技创新联合体专家组成员,章仲安以低空经济的出处、定义与分类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国内外低空经济发展主要现状、低空立体交通(低空交通)的基本内涵及其在城市的建设要点,深入剖析了低空立体交通在发展中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章仲安指出,低空立体交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万亿级市场规模、多元化风险场景及政策支持,共同为保险业开辟了全新发展空间。一是国家层面政策推动。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新设“低空经济发展司”,低空经济再迎积极信号。同月,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强监管防风险促改革推动财险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加强对智能驾驶、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等新领域新赛道保险研究应用。二是地方层面监管要求。各地在低空空域审批、飞行服务、实名登记环节对保险都提出了类车险风险管理和减量要求。三是制造企业在低空航空器的研发、设计、零部件生产及总装过程中存在着研发失败风险、零部件质量风险、生产责任风险等;航空器运营企业在低空航空器飞行过程中面临着极高的技术风险和操作风险;运营服务企业面临着第三者责任风险等。各委员单位对低空交通适航高度、上海发展现状、保险业如何赋能低空经济发展等内容进行了热烈讨论。

会议指出,保险业在服务低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安全垫和助推器的角色,在制造、运营、产品应用等环节做好风险减量,打造安全防护网,服务国家战略和新质生产力既是保险行业的责任使命,也是机遇所在。一是加强产品与服务模式创新。上海保险业应在全产业链综合保障和场景化保障(物流配送、应急救援、文旅观光等)方面作前瞻性部署,并深化“保险+服务+科技”模式的运用,提升风险识别、预警和管控能力。二是加强行业协同与标准共建。借鉴深圳经验,行业共同推动服务指引、示范条款等标准化建设。加强产学研协同,保险公司与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深度合作(如中再产险联合平安产险成立低空经济新兴风险研究院),共同推进低空经济风险建模、产品开发等工作。三是积极建言献策。上海保险业应充分发挥“两器三网”功能作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主动建言献策,推动营造更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上述文章来源:2025年8月22日“上海保险”微信公众号
